其实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个人的自我管理,知识工作者需要自我管理。而OKR是为目标管理诞生的,所以OKR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实现自我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。
1、管理的终极目的不是管理,而是不断追求自我的一个管理,从而更好的实现团队的自主、自治的管理。在道德经中,说到了管理的四个境界,太上,不知、有之;其次、亲而誉之;其次、畏之、其次、侮之。在这里,我们可以看出,最好的管理就是太上,也就是无为的境界,也是员工感觉不到领导特别有形的管理。而每个员工却在各自履行各自的职责,完成各自的任务。有事情自己去协调,交付自己的工作成果。管理者说最少的话,做最少的事儿,做最少的干预。这里讲的就是自我的一个管理。
但是实现自我管理,实现自我驱动并不是每个人的天性。如果按照百分比来讲,能够超过百分之十五的人能够进行自我管理、实现自我驱动就不错了。所以,我们不能让下属来实行自我管理,这是不现实的,也是管理者推卸责任的一个说法。
那么下属的自我管理怎么来,正确的措施又是什么呢?其实是管理下属进行自我管理。如果把他衍生一下就是实现监督的本质,而在工作中就是监督下属实行自我监督。而激励的本质就是激励下属进行自我的激励。这样,其实就对管理者的心智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对于管理、监督、激励这样的基本概念就比较清楚了。
道德经中讲,为、无为、也就是不治。管理的实际情况每天是动态变化的。比如说客户的要求大大的提升了,原来的解决方案已经不适用了。或者说原本合作不错的下属之间发生了什么冲突。原本顺畅的流程遇到了什么阻碍了。问题来了,员工不知道如何执行。优秀的员工离职了,进来的人又亟待培养。组织的结构进行了大的调整,需要重新制定和分配职责,进一步磨合。团队完成了挑战性的目标,进入到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之中。或者竞争对手开发了新的产品,大大的抢夺了我们的市场份额。因为,管理动作是需要及时的区跟进和改良的,而OKR正好可以起到这个作用。
下一期,我们再讲一讲如何用OKR来帮助管理之实现自我管理。